当今中国成人高血压知晓率为多少?数据告诉你该上心了

       近年来,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其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,严重威胁人类健康。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首部《全球高血压报告》显示,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番,从1990年的6.5亿增至2019年的13亿,影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,在是“其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,严重威胁人类健康。

  在我国,据《中国心血管健康”据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》显示,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1.6%,患病人数约2.45亿。尽管有所改善,但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51.6%、45.8%和16.8%,显示出防控工作的紧迫性(来源: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(2024年修订版)。本文旨在结合最新科学研究,探讨高血压的早诊断、早治疗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干预和防控。
  

 

  一、高血压的知晓率、患病率与干预率

  高血压知晓率指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比例。根据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(2024年修订版)》及多项流行病学调查,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约为51.6%,治疗率为45.8%,而控制率仅为16.8%。这些数据表明,尽管高血压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以往有所提高,但仍处于较低水平,大量患者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管理。

  二、高血压的危害性

  高血压被称为“无声的杀手”,因为它在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,但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会对人体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。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包括:

  (一)心脑血管疾病: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高危因素,可导致脑出血、脑梗死、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。根据一项长期随访研究,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血压者的32倍。

  (二)肾脏损害: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纤维化和肾动脉硬化,进而引起肾功能衰竭。研究显示,高血压患者的尿浓缩功能低下,易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。

  (三)眼部疾病:高血压还可能引起视网膜血管损伤,导致黄斑变性、出血和渗出,最终影响视力。

  (四)其他:高血压还可能导致性功能问题、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。

  三、未来发展趋势与科学防控策略

 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也在不断优化。未来,高血压的防治将更加注重个性化、精准化和综合管理。以下是一些科学防控策略:

  早诊断、早治疗:高血压的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对于控制血压、改善症状、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。根据《柳叶刀》子刊上的研究,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有42%在观察期内血压恢复到了正常水平,这表明早期干预和持续监测对于高血压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。
  (二)生活方式干预: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防控至关重要。这包括保持规律饮食,多吃粗粮、蔬菜、水果等,少吃油腻、高盐高脂饮食;加强体育锻炼,保证人体健康运行;戒烟限酒,减少精神压力,保持心理平衡等。

  (三)药物治疗: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,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。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(2024年修订版)》推荐,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,包括那些合并有糖尿病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,应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

  及时干预治疗高血压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。根据《柳叶刀》子刊上的研究,与持续高血压患者相比,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34%。此外,有效的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并降低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风险。。

  四、如何做好高血压的干预和防控

  (一)定期体检:对于高危人群,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,重视体检中的血压检查。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,一旦体检中出现血压升高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。

  (二)自我监测: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,有条件的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。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、未服用降压药、早饭前进行,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进行,每次应按规范测量2-3次。

  (三)健康生活方式: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多运动,规律作息,加强体育锻炼。同时,限制脂肪和盐的摄入量,每日食盐量应减至6g以下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。

  (四)心理平衡: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、抑郁状态等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。因此,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避免受到负面情绪影响,必要时积极寻求支持和接受心理干预。